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1 / 2)





  连焦太夫人对这门婚事,都还存着三分隐忧呢,顾家上下,唯有顾经欢喜得很,仿佛在女儿身上实现了自己的政治夙愿。

  读得圣贤书,致君尧舜上,这就是顾经的愿望,而在他心目中,唯有元后所生的思王,在文人中风评甚好的思王,能够实现他的这个愿望。

  这一点,连碧霄一个小婢女都看出来了。

  顾香生摇头失笑。

  ☆、第52章

  十月中,顾画生的婚事如期进行,相比顾琴生的婚事,吕家前来迎亲的排场小了许多,这自然是因为吕家武夫出身,不如宰相门第来得清贵,但其中也有焦太夫人与吕家娘子达成的默契:将婚事尽量简化低调,除了不能少的那些礼仪之外,其余的能省就省。

  顾画生先前闹出来的事,虽然没有传得人人皆知,可也隐隐绰绰透出不少风声,吕家因为吕诵正好在东林寺坏了顾画生的名节,吕诵自己也答应娶人,这才让顾画生过了门。

  但吕夫人心中对顾画生着实谈不上满意,她觉得顾画生唯一的可取之处,是门第还称得上般配,要不是吕诵过了婚龄还寻觅不到京城名门闺秀为妻,她也万万不会答应让顾画生嫁过来。

  所以虽然吕诵是吕家独子,这桩婚事却并未大肆铺张,几乎在众人还未留神的时候,顾画生的姓氏前面就冠上了夫姓,成为吕家的儿媳妇。

  吕诵身在边关,往来不便,成亲之后不过三天,就又匆匆离京赶回边关,留下顾画生这个新妇留在夫家。

  不过这倒不是他有意为难顾画生,给顾家的人没脸,实是因为就在杜康酒肆那一场辩论之后,陆陆续续又发生了不少大事。

  其中最大的事情,莫过于齐国出兵征伐吴越。

  这个消息在十一月底传到魏国来,将所有人都震懵了。

  此事还要从顾香生在杜康酒肆跟那拨文人辩论之后说起。

  是否与吴越联盟的事情,不仅民间文人要辩,朝廷之上也闹得沸沸扬扬。

  有如同杨贤那般坚决反对的大臣,也有人觉得反正吴越仅仅只是想要联姻而已,大魏多的是宗室子弟,娶个吴越宗室女子就能维系更亲密的关系,这笔买卖很划算,再不济,皇帝陛下正当壮年,后宫也还有许多位置,再多上一个不算多。

  吵了将近半个月之后,皇帝最终还是下了决定,跟吴越缔结盟约。

  永康帝后宫自此多了一位宋贤妃,对方乃吴越天子庶妹,据说姿容清丽,也是难得一见的美人,虽说是公主,不过大魏后位虚悬多年,连刘贵妃都没机会得到,如今以四夫人之位相酬,不算委屈了人家。

  若是放在平日里,魏吴结盟这样大的事情,肯定会引来齐国的注意,但那时候齐国正胶着于回鹘的战事,哪里抽得出空来关心南方,魏吴同盟就这么被结成了,两个国家若真能同心协力,那么就会与北面的回鹘一起,对齐国形成合围之势。

  齐国纵然兵强马壮,也玩不起这样的南北作战,迟早会被消耗殆尽。

  南方战事节节胜利,不光收复了原先乱民起事的两个州,连对百越土族的战事也十分顺畅,据说王令不久之后就可以跟随大军凯旋,顾琴生得知消息之后还很高兴。

  一切形势似乎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就在这个时候,毫无征兆地,齐国突然对吴越用了兵。

  十数万大军倾泻而下,直奔吴越。

  吴越本来还想要借着齐国忙于北面战事的时候捡便宜偷袭,结果却被抢了先机。

  魏国上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反应都是:齐国疯了!

  北边还在和气势汹汹的回鹘汗国打仗,却硬是分出十数万兵力来突袭吴越,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魏吴刚结盟没多久就出了这种事情,吴越被打了个猝不及防,除了忙着调兵遣将应付这场战事之外,还派人过来向永康帝求援,请他不要忘了两国刚刚缔结的盟约,出兵相助。

  这种情况下,魏国到底要怎么做,是出兵帮吴越,还是坐等两败俱伤,好从中渔利?

  如斯大事,换了魏太、祖,尚有可能在一夜之间下定决心,但如今在位的是永康帝,不是太、祖皇帝。

  吴越固然火烧眉毛,但这把火还未烧到魏国来,皇帝还有一些时间。

  因为是否出兵的事情,朝堂之上重演当日是否与吴越结盟的争执,朝臣分为三派,各执一词。

  有倡议时不可失,应该抓紧出兵襄助吴越的,有坚决反对出兵的,还有提议让魏国履行部分盟约的。

  什么叫履行部分盟约?

  就是出兵帮吴越,但不必派遣太多兵马,先探探齐国的虚实,如果齐国只是虚张声势,那么大魏就可以趁机派出大军,与吴越协作,趁它病要它命,就算一时半会灭不了齐国,将当年被齐国抢走的地盘再挣回来,一雪前耻总是没问题的。

  向来好战的益阳王魏善一反常态谨慎起来,这个部分履行盟约的办法,正是他提出来的。

  相反地,原先因为被废了太子之位而低调起来的思王,这次却据理力争,劝皇帝要全力以赴履行盟约,一则不能背信弃义,二则如果一件事不尽力去做,只出一半力,那倒不如干脆不要做的好。

  围绕着这两位的相反意见,朝臣有意无意地站队,当然,支持益阳王的人占了大多数。

  这倒也并不因为思王的势力都在上次废太子中被清扫大半的缘故,而是魏国如今南方还在作战,如果当真像思王所说那样全力支持吴越对付齐国,那大魏也会变成两线作战,疲于奔命。

  以大魏如今的国力,有能力支撑南北两条战线同时作战吗?

  魏人能像齐人一样发疯吗?

  假如这时候再来个旱灾水祸,大魏会不会就此国力衰落?

  即使大家都没有说,但每个人心里无疑都有答案。

  皇帝同样考虑到这些问题。

  摆在眼前的,是机遇,同时也可能是灾难。

  他没有先帝的杀伐果断,却比先帝更像一个皇帝,这种时候,就算后宫那位宋贤妃如何哭得梨花带雨来求见,他也能硬起心肠让人将其挡在外头。

  让皇帝犹豫的是,他同样将这个能够消灭齐国的势力挡在了门外。

  如果齐国跟回鹘作战只是个幌子,为的是蒙蔽魏、吴两国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