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1 / 2)





  白绮便漫不经心道:“大人,我抗议焦魏氏恐吓证人。”

  可在焦老婆子眼里,一个下人敢拿家里的事出来胡言乱语,反了天了,她这都还没打骂,就瞪了她一眼,能有什么大不了?

  而县令却表示支持道:“焦魏氏,二犯了,念你是官员家属,事不过三。”

  此时伺候白绮的小丫鬟才走出来,接着道:“玉萍姐姐所言属实,小姐和姑爷准备——之前都会提前叫水,可次次都没用到过。”

  “奴婢是在小姐房外伺候的,小姐和姑爷有没有行完房,奴婢最清楚,原本很多次奴婢都想告诉夫人,却被小姐制止了,言道我小题大做,这种事说出来便是让两家结仇了。”

  “大人,女婢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谎话,便让奴婢遭天打雷劈,请大人为我们小姐做主啊。”

  原本的绮娘估计也不是没有半点不满,只不过对于房事,古代女子大多羞于启齿,要让她在外说自己不满婆婆阻碍房事,便忧心自己被嘲笑淫娃荡妇,又顾忌着夫妻情分,哪里敢开口?

  却不料一忍再忍便是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周围的人因两个丫鬟的证词,看焦老太婆的眼神越发不堪。

  她连忙大声道:“大人,我不服啊,这两个丫头都是她白家的人,吃着白家粮米,连卖身契都在白氏手里,岂不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县令点点头:“倒也不是没这可能,不过白氏你先前既言明这里的辩护与焦魏氏的状告内容分不开,可见还有别的打算?”

  白绮道:“大人英明,小妇人自然明白但是家里的丫鬟供词不足为成为铁证,所以恳切大人继续传证人。”

  “传!”

  接着就是几个身着粗布麻衣的农民上来,焦魏氏一见他们脸色就变了。

  因为这里面既有焦家村的邻居,也有娘家魏家村的人。

  几个农民这辈子哪儿进过公堂?看着两边魁梧的衙役跟比扁担还粗的杀威棒,还有上头官威赫赫的县太爷,立马腿就软了。

  县令倒也是会办案之人,问证词之前先是一顿恐吓,言道几人若是证词里有半点虚假,打板子都是轻的。

  几人原本就跟焦魏氏没什么好交情,自然也不会偏帮。

  一问便竹筒倒豆子般回答道:“大人,草民不敢多说,只说我们自己看到的。”

  “你焦氏,一个人拉扯孩子是辛苦,曾经也有叔伯惦记过她家田屋,可她这人是个厉害的,村里只有她将人骂得上吊,哪有受人欺的?”

  “焦婆子对儿子是看得严,从小就不让他跟村里的女孩儿玩,一看到就冲人家女娃破口大骂,唉哟人家几岁十来岁的小姑娘,这老婆子什么腌臜话都骂得出口啊。”

  “对,我记得六年前村里的小燕儿,也就见焦生从县学里回来,大日头的满头大汗,给了人一根黄瓜解渴。焦婆子事后就追人家骂人小姑娘无耻荡货,勾引她儿子,还说黄瓜暗指,逼得人家小燕儿直接上了吊,好险家里发现得早。”

  “当时大伙儿还以为焦婆子是心气高,等着儿子飞黄腾达娶大家小姐,所以不准村里的丫头接近,现在看,这老婆子却是连焦生边上有只母蚊子都容不得。”

  “焦家当家的虽然去的早,但人是有本事的,在村里算是最殷实的,房子盖得也打。”说话的是焦家的邻居:“可焦生到十二三岁了,还跟焦婆子一起睡。”

  “只是后来去了县学,才分开了,那会儿大家也没多想,只当寡妇看孩子看得严,她这辈子就这一个指望,如此不合理是也能理解。可这焦婆子从来也不知道嘴上把门。”

  “村里妇人一起洗衣服嘛,自然得唠嗑,哪家生了大胖小子,聊起来这婆子必定插一脚炫耀。”

  “有次有个妇人说自己刚出生的侄儿小雀雀大,焦婆子也非要攀比,甚至还跟人炫耀焦生裤子上的初遗。”

  “以前还当这妇人口没遮拦,可想想焦生初遗的时候还跟她睡呢,她不但不知羞,还好意思讲出来,可见是把儿子当什么看待的?”

  若说白绮能买通自己家的丫鬟,那么人家焦家村的相亲,总不可能全被她买通吧?

  这话一句句被抖落出来,满堂上都一阵不齿,焦家两母子也是脸红一阵白一阵。

  若不是他们一有动静想打断证人说话便有人敲杀威棒,估计焦婆子早疯狂跟人撕撸了。

  焦婆子一向以为理所当然的事被戳到光天化日,受千夫所指,以往只觉得自己儿子与自己亲近是在正常不过,媳妇和别的女人只是外人,怎么能介入他们母子之间?如何配?况且儿子就是她生出来的,哪儿没有看过,什么看不得?怎么就过分了?

  可当这种阴暗暴露于人前,她还是知道羞耻的,说明她心里是明白这些事不正常的。

  而焦生,他以往倒是没觉得跟母亲亲近有何不妥,比起焦母的主观,他倒是从出生下来就受此影响,这会儿所有人都说他是错的。

  他心里明白其实该挺身而出袒护母亲,只是躲在母亲羽翼下惯了,什么都以母亲的话为准,这会儿让他突然有担当,显然也不现实。

  县令把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摇头,难怪这焦生几年来一事无成,还是个举人呢,自己却毫无主见担当,只听一个无知妇人摆布。

  事情到这份上,便不存在所谓前媳妇造谣了,毕竟你母子俩的行为本就遭人诟病,事实的事情凭什么不叫人谈论?

  可事情还没完,白绮便是赢了官司,若流言是她这里传出去的,众人纵使同情,不免也会嘀咕这妇人多嘴多舌,这么个简单小任务,她自然不会还拿不到好评价。

  接着又道:“大人,小妇人一朝悔悟,见证了这两母子外人难以介入的深情,可到底夫妻几年,这事情说出去小妇人面上也无光,所以即便如此,小妇人也要证明此话源头绝不是我。”

  县令见事情以成定局,也乐得卖白家一个人情:“不错,本官让人走访,事情是从魏家村最开始传出来的。”

  魏家村的村民便道:“我们也是听焦婆子的侄女说的,说是那婆子原本有意休妻,另娶自己娘家侄女,原本还叹那丫头命好。”

  “结果没几天就回来了,成天哭哭啼啼的,说焦婆子想推她入火坑。”

  “要说白家娘子真够厚道的,送那丫头回来的时候还捎了一大车的米面肉菜,够他们一家阔阔绰绰的过好几个月的了。”

  其实魏姑娘岂会主动张扬这丑事?毕竟这些话提起来都羞于启齿,哪会一回门便嚷嚷?

  只是白绮派送人的两个大嘴巴,这年头讲究宗族姓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人家老婆子娘家的存在,便是要大嘴巴,也不可能拉着人便直接倒豆子。

  人焦婆子的娘家村子,你这么直接开口怕是想挨揍。

  村民们看到一大车好吃食,过来看热闹自然羡慕有之嫉妒有之,加上魏姑娘面色还这么不好。

  这本就勾起人好奇心,两个小厮便似是而非的暗示魏姑娘在焦家发生了大事,接下来好打听的村里人自然会把真相给刨出来。

  然后比照一对,好么,那焦婆子却是跟她儿子亲密得让人想入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