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6节(1 / 2)





  别看徐莎夫妻现在相当有钱,可是徐山在外甥女儿面前倒是不谄媚,以前啥样儿还是啥样儿。当然,也不借着长辈的名儿拿大。所以两家这些年处的一直很好。

  徐莎:“你买的时候就不能选个精致点的?款式多了去了,你选的这个好普通。”

  虽然不是收礼的人,但是不妨碍徐莎吐槽啊。

  徐山斜眼:“就好像说的你买的多好似的。”

  徐莎呵呵冷笑,说:“我喜欢的是金条。”

  徐山:“……”

  这磕真是没法儿唠了。

  徐山推了推古大梅,示意她帮自己说话,古大梅理都不理,专心致志的对茶几上的车厘子进攻,她说:“别影响我,这个好吃,老贵了的。”

  虽然现在的古大梅已经不是当年的古大梅,但是抠门的本性还是没咋变化的。

  徐山:“这水果有啥吃头。”

  在他看来,哪儿有吃肉喝酒爽快。

  不过,这女人就是的爱吃水果,令人迷惑。

  古大梅:“好吃的。”

  徐莎笑:“好吃就多吃点吧,还有的。”

  徐婆子倒是扫了古大梅一眼,说:“你说你,也不是没有钱,喜欢吃就自己多买点,攒那么多钱干啥?铺棺材板吗?”

  古大梅丝毫不恼,乐呵呵:“我家吃喝也不错的,比许多人家好多了的。不过这种稀罕东西,还是太贵了。冬天买不值当啊。现在买一斤,等五六月的时候能买五斤呢。咱有钱也不是乱花的啊……”说到这里,赶紧看了徐莎一眼:“我不是说你乱花钱哈,你属于特有钱,不在意这些的。”

  徐莎:“……”

  古大梅似乎想到什么,赶紧说:“莎莎,你说房子要不要多买?我们旁边的店现在出兑,价格还算是不错的,我有点犹豫要不要买。”

  徐莎:“你们家哪个店铺?”

  古大梅:“饭店。”

  徐莎:“我觉得可以哎,买房子其实不会吃亏的,你看鹏城现在房价都是什么样儿了?不说旁的,就说我们公司买了家属楼的,谁不庆幸?你买了商铺,自己不用租出去都是可以的。”

  古大梅点头:“对对对。”

  他们家几年前买下来的房子,现在都翻翻了。

  听从徐莎的话开了服装店,现在也是比以前赚的多了。

  虽然真的不能跟徐莎这样的人家比,但是在他们那边,他们都算是很有钱了。要知道,他家可接连又拿下来三个商铺了,两家卖衣服,还有一家卖食品。

  徐山现在都雇了人看店,他是正经的小老板。

  就连他们现在住的房子门口都盖了门房,由古大梅的父母开了一家小卖部。

  别看小卖部不大,但是因为对面就是中学,所以收益特别好。老两口现在终于享到了女儿的福气。

  而古大梅自家的小吃铺子已经扩展成了饭店,还有人在这边办婚礼呢。

  当初跟着徐山一起做买卖的几个,现在也各自都有了自己的铺子,也许不是富贵惊人,但是绝对算是这个城市里过的比较不错的人群了。

  徐莎每每想到这些,就要再三的感慨,她舅舅当年要下地干农活儿,真是屈才了。

  没看,他现在做生意是如鱼得水吗?

  而且,徐山是会用人的,他接连拉拢了很多人,例如徐莎的两个表舅,古大梅娘家的妹夫,还有古大梅的小弟,以至于古大梅那边的很多亲戚。竟然无一例外的都一直交好,丝毫没有闹掰。

  要说起来,亲戚之间一起做生意,闹掰容易好聚好散难,可是徐山偏生能跟每一个都保持友好。这就不得不说,这人情商真是不低了。

  也因为出来比较早,大家倒是都算是吃到了第一篓子螃蟹,即便是只有一家店,也比这个城市里大部分的人强。

  徐山:“如果我们把铺子定下来,就和原来的铺子打通,正好以前有人想来办婚宴还觉得地方不够大。”

  古大梅:“那倒是也行。”

  她感慨:“纺织厂这些小年轻啊,真是能花钱,我们年轻的时候……”

  徐婆子:“你年轻的时候能跟现在比?你们那阵儿穷的叮当响,再说人家是工人。”

  古大梅:“那倒是。”

  徐莎想到过些年会汹涌而来的下岗潮,说:“花无百日红,不管什么行业,都可能衰败。”

  徐山点头:“是这么个道理,所以现在效益不错要赶紧挣钱,多给孩子们攒点家当。”

  徐莎笑了。

  正说话呢,就看厨房的王阿姨过来,说:“太太,吃饭了。”

  徐莎已经习惯了,其他人倒是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总觉得叫先生太太好奇怪啊。

  不过家里几个保姆阿姨倒是挺习惯的,他们是跟邻居学的啊。

  严老师他们家保姆就是这么叫,他们一来二去,也跟着学会了。

  徐莎笑着说:“去叫小朋友们回来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