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1节(1 / 2)





  徐山要一半儿土地的纯收成,双方还是皆大欢喜的。

  徐山这边的事情,打电话事无巨细的告诉了徐莎,徐莎心中也放心不少。不得不说,她舅舅这人别看种地不行,但是干点别的还是可以的。

  就说这个魄力,那也是有的。

  虽然他们并不在一个城市,但是徐山生活的不错,徐莎觉得心里也舒服不少。

  最起码,她姥不用跟着操心。

  而徐莎知道,他们市里的房价,在她穿越那一年,好的地段也要四万了。而她舅舅现在选择的就完全是好的地段。

  徐莎不操心别人,倒是跟江枫商量起来投放广告的事情,方便面是新生事物,如果不大面积做广告,别人怕是都不晓得是什么,正是因此,徐莎才推荐江枫一次性搞个的大。

  他们之所以一直生产没有推广,为的就是这个。

  徐莎不认识什么电视台,更不了解广告公司,不过这个时候也没有很成熟的体系。好在,他们之前一起出国的队友有电视台相熟的朋友。

  江枫再次奔赴首都,他这次就是奔着广告去的。

  虽然电视台现在也是有广告,但是大多数还是国企,真的私人企业做广告,大家好像都没有想过,可就算是没有人提过,这个价钱依旧是不低,也亏得水木一直赚钱,这些年生意一直特别好。不然还真是不好负担。

  徐莎接到江枫在首都打来的电话,他直接说:“三十秒广告,黄金时段三年,允许每年更换一次广告版本,我们水木一年的津利润,值得吗?”他其实想要一年年单算的,但是那边并不愿意。主要是现在广告商太少,他们不捆绑,担心明年招商还是固定的几家国企,仍是看不到私企的身影。甚至没人做广告。现在江枫送上门,自然要被抓住。

  现在不是人人都愿意花钱做广告的时候啊!

  徐莎:“值得,太值得了。我准备钱,你同意。”

  徐莎听了江枫的解释,心说自己真是碰上好时候了。

  怪不得,自己这只猪都能起飞,还是时机好,还是政策好啊。

  不过,如果电视台过两年想到自己今时今日的行为,怕是要痛哭失声了,委屈成球。

  江枫沉默一下,说:“好!”

  现在森林动物园食品厂完全是靠水木拉扯着走,江枫晓得,他必须果断。

  他在首都签好了合约,回到了鹏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搞广告。

  虽说电视台那边谈妥了,但是广告可是要他们自己拍摄的。关于这点,他是虚心请教徐莎,按照徐莎的想法,肯定是做成动画更好,但是现在这个技术恐怕是不允许。

  “既然是熊大厨,不如搞的卡通一点。”

  徐莎说:“做广告一定要让人印象深刻,不然广告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我有一个想法,你看怎么样……”

  江枫:“你说!”

  两个人很快的磋商起来,很快的,江枫看着徐莎的视线满满都是爱意,说:“媳妇儿,你咋这么棒呢!”

  徐莎笑了,说:“因为我是超级无敌仙女啊。”

  江枫没忍住,前倾啄了她一下。

  江枫这次找的拍摄队伍是珠江电影制片厂一位同志,也是江枫走了蒋老师的路子。蒋老师在这边这么多年,比江枫认识的人多,而他马上就要调入新筹办的深圳大学做副校长,所以大家也乐意给他这个面子。

  这位同志没什么名气,但是人却不错,跟尊重江枫的意见,也不觉得拍摄广告有什么不好意思,经过双方沟通,倒是都明白了彼此想说什么,也算是达成了初步的一致。

  因为拍摄广告,江枫他们筹备的真是不少,林州一直是跟在江枫身边做助理的,里里外外跟着跑,累是真的累,但是也真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他自己都感觉,好像是一下子就打开了世界的大门。

  他就像是一块海绵,不断的吸收着水分。

  这一头儿,江枫如火如荼的忙碌,广告拍摄十分的顺利,而另一头儿,经过培训的业务员也出门踏上了火车,奔赴各个大城市。这是他们作为销售职业生涯的第一场仗。

  上头已经花大价钱给他们铺了路,下面就要看他们的水平了。

  而工厂这边,徐立作为一个中层领导,是知道公司是花了大价钱做广告的,而他们要求就是这边货源一定要充足。他们接二连三的增加工人,现在他们厂子这才多久的功夫,就已经从三千人变成四千人了。

  作为总的车间负责人,他是一点也不敢大意的。即便是的生产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出过货,仓库里全是方便面,但是他还是严把质量关,立求做到更大量的情况下,质量没问题。

  三月下旬的一天,中午的阳光格外的明媚,随着下班铃声的响起,各个车间的人陆陆续续往外走,食品厂的食堂和服装厂的食堂都在一起,不过他们吃饭的时间却不是不同的,就连服装厂自己都是不同的。

  服装厂其实也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门负责毛线毛衣这一组的,几乎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儿。另外一组才是正常的服装组。基本上每个部门吃饭的时间差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不一定能吃完,但是能缓解人流量。

  像是今天,食堂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讨论,据说,他们食品厂的广告,是在今晚播出,今晚什么时候呢?

  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后,十分好的时间,毕竟,没有人不看天气预报啊。看完了天气预报,紧跟着就是他们的广告,总是要看一看的。

  大家议论纷纷,都不晓得,该是个什么样子。

  “大概是几点?”

  “肯定是七点半多一点啊,天气预报后面呢。”

  “啊,那我看不到了,我今晚要加班。”

  “我也要加班啊。”

  “咱们不加班也看不到啊,宿舍有没有电视。”

  住在宿舍的人还是很多很多的。

  这时倒是有人比较知道了,说:“那我们来食堂看啊,食堂肯定是会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