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0节(1 / 2)





  随着天一天天的冷下来,村里的干活儿的妇女增加到了八十个,虽然增加了八十个,但是他们这些女同志的收入并没有减少。因为徐莎拿货的量更大了起来。

  至于说村里没有加入进来的女同志,虽然有点点小嫉妒,但是也希望这活儿能长久,因为,作为一个村子的人,他们多少也能换到一些好看的布料的。

  这要是让别的村子撬去了,他们可就没有这个福利了。

  而且这边的布料虽然是旧的,但是又比他们自家的旧布料,更新一些。

  那是当然啊,几十年后,大家衣服穿得再破,恐怕是穷山村都比现在富裕人家穿得好。他们村女同志赚了钱,其实也有别的村子眼红心动起来。

  不过,上前进屯儿自己人都安排不过来,自然更加不会安排给其他村子了。

  这个冬天,上前进屯儿勤劳的妇女们真是赚了不少零花钱,也就在这个年底,传来一个消息,说是隔壁公社的春塘大队,因为机械厂的活儿,打起来了,闹得灰头土脸。

  要说起来,上前进屯儿虽然不是最靠近公社的大队,但是它的地里位置却是他们公社中心,也就是说,前后左右都是他们公社的大队。像是隔壁公社,那和上前进屯儿隔了两个大队呢,至于春塘大队,那算是春塘公社靠近他们公社的一个大队,不过要是仔细算起来,和上前进大队中间搁了三个村子呢。

  所以说,真的不近,可虽然不近,他们公社的这些大队还没下手。这个春塘大队倒是下手了,他们大队也算是有点关系,通过公社的一个小领导跟县里机械厂联系上了,也开始拿货。

  因为徐莎这边拿货大,干活儿利索,现在一些比较零碎的小活儿,机械厂都不爱对外承包。

  毕竟,机械厂还嫌太零碎了麻烦呢。

  以前是没有人能拿多,那没有办法,现在有人能搞定,他们自然是乐得省事儿。

  不过,既然是通过关系找来的,那边也没拒绝,毕竟谁知道会不会又是一个新的上前进大队呢。外人只看着他们机械厂疯了一样的收购抹布,却不想,他们的用量多大。毕竟,他们可是县里最大的厂子,光是职工就六七千呢。

  所以不管多少,他们都不嫌弃。

  也许就能又培养出来一个包工的大队呢。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大队最后差点交不上来。

  其实一般第一次拿货,他们都会稍微卡的松一点,这也是看拿货的人的实力。

  正常情况下,他们都是给就九麻袋的布头要干出十麻袋的活儿。不过第一次拿,一般还是只差半袋子的量。也就是差四五十条的出入。

  毕竟一条抹布一分钱,这可是跟一块糖同价格了。

  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儿呢。

  他们就是布头不够,才用了这个法子,一般城里的这些个能拿货的,大家也多少都是有点数儿的。这春塘大队,就是撞上来的愣头青了。

  他们第一次出货,就差出一百条抹布。

  要说为啥能差这么多?

  那就要从干活儿的妇女上说起了,本来只是差半袋子四五十条的量,但是他们还偷偷夹带拿走一些,这不就差的更多了?最后鬼哭狼嚎的闹了一大通,总算是收上来一些,不过这事儿也搞得春塘大队的几个领导都要气疯了。

  他们原本想着跟机械厂通融,但是机械厂却严格根据合同办事儿。

  这年头谁家还有闲置的布头?要想凑齐,那是不可能了,最后大队部几个领导求爷爷告奶奶,又拖了公社里的熟人儿说情,最后按照一条七厘收的,才把这事儿平息。

  而与此同时,他们大队也被机械城列为拒绝来往户了。

  可就这样,人家机械厂后勤负责人还不乐意呢。

  也就是说,他们还想赚这个钱,那是别想了。

  他们这次吃了亏,真是不知道埋怨机械厂后勤部门给的材料不够,还是埋怨自己村子这些老娘们贪得无厌了。不过他们到底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春塘大队的大队长仔细一琢磨不太对。托人详细一打听才晓得,原来机械厂就是有这个材料差的。

  第一次还算是给他们脸面的,正常情况下,那会差的更大,然后拿货的人自己贴补布头。

  要不然,人家干啥要给一分钱一条呢。

  都在这儿等着呢。

  这事儿,也是好些人都知道的。

  就这个,春塘大队是吃了亏的。

  按理说,春塘大队和他们大队也是有点距离的,这事儿也传不到上前进大队,但是,要不说,都是缘分呢。

  胡大娘的娘家嫂子,千里迢迢的来了上前进大队,差点把老胡家给砸了。

  原来,胡大娘的娘家就是春塘大队,也就是胡杏花的姥姥家。

  这一次上前进大队有这个活儿,胡家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的,胡杏花想过了,既然徐莎能联络这个,别人未必不能。而且她依稀记得上辈子的事情,她也是听说过的,在机械厂拿这个活儿并不难。

  正是因此,她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所以专程去了一趟她姥家,撺掇了那家人在村里联合起来鼓动大队想办法。最后把这个事儿落实了。

  像是胡杏花的大舅妈就是其中一员,不过因为当时偷拿布头最多,上交的时候又闹得最凶,所以一分工钱也没拿到。白干了这个活儿。

  她在家里越想越气,这不就翻山越岭的来到老胡家找茬儿了吗?

  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就闹开了。

  老胡家好些个大小伙子呢,自然不能让舅妈撒野,这老娘们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还被扫帚打出了门,一身狼狈。

  不过这人也是个泼妇,打不过老胡家,就站在门口叫骂,脏的臭的都说,几番下来,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她是没嚣张太久就被撵出了村子,不过大家再看老胡家,一个个都恨不能在背后吐口水。这胡杏花不是吃里扒外是干啥?她自己在那边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却要搅合他们的生意,一些脾气不好的老娘们,看到他家人都直接骂人了。

  这事儿气的胡大嫂在家里又哭又闹,必须分家,如果爹娘一定要带着胡杏花,她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实在丢不起这个人。也没见过这么吃里扒外的。

  她娘家,可是这个村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