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5节(1 / 2)





  徐莎:“……”你看你看这作死的脸。

  徐山虽然很作死,但是作死的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求生欲。他关上了柜子,等他们出来烧了水,古大梅都已经刷出来一排的碗了,徐山夫妻俩冲了汤包,汤包并不完全相同,紫菜蛋花、西红柿鸡蛋、菠菜鸡蛋、玉米浓汤都是有的……

  古大梅他爹领着一群小辈儿,有点局促,不好意思接过来。

  徐婆子道:“来来来,走了一宿,这秋天温差最大,晚上且寒凉呢。喝一点热乎的,人也有劲儿,你们自己来拿。快快!”

  古大梅爹挺不好意思的,但是他也晓得自己不拿这些孩子可不好意思,他索性端起了其中一碗,大家都坐在院子里,并没有留意汤包是冲出来的,看到碗里不一样,还疑惑了一下。

  这直接做一锅不就完了?

  这还单独做成好几种不同的?

  老古家人对他们家的产生了深深的迷茫,不过在迷茫,倒是也没多哔哔,一个个都带着几分激动。毕竟,这汤里可有鸡蛋花的,他们一年大概都吃不上一次鸡蛋,家里有点蛋,都要攒着卖钱的。

  就算是吃,也有小孩儿和产妇,轮不到他们。

  别看他们在辈分上称得上“孩子”,但实际都是大老爷们了。

  最小的,就是古大梅两个弟弟,按理说他们一个十二,一个九岁,其实用处不大。不过这两个孩子倒是真的想来这边看一看的!他们也没有什么出门的机会,能来看看姐姐,就是很难得了。

  “姥,我先去大队请个假。”徐?请假狂人?徐莎开了口。

  徐婆子:“行,你去吧。”

  徐莎小小的给徐婆子使了一个眼色,徐婆子了然:“我送你出去。”

  俩人一起出门,徐莎小声:“家里有客人,要不要我去公社买点菜啊?”

  徐婆子愣了一下,掰手指算:“家里有鱼有肉有蛋有米有面,倒是也不必的。”

  自从徐莎回到上前进屯儿,他家鸡就跟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疯狂下蛋。加上徐婆子为了让孩子吃点鸡蛋补身子,也改了卖鸡蛋的习惯,这不,他们家的鸡蛋,但是有不少的存货的。

  至于肉,那是上一次徐莎去公社买回来的,徐婆子怕吃不完,都给腌制了起来。

  想到这里,徐婆子点头:“嗯,不用买的,家里有。”

  徐莎长长的哦了一声,徐婆子突然领会,说:“那要不,你去吧。”

  她说:“我给你拿钱,你去公社买点肉回来,如果有骨头买一点也是顶顶好的。”

  徐莎立刻高兴:“好的呀!”

  她晓得家里要来人干活儿,昨晚都拿了好些东西出来呢!

  徐婆子:“我给你拿钱。”

  徐莎立刻说:“我有的。”

  徐婆子:“那哪儿能让你花钱?”

  徐婆子她,说:“你先去请假,回来再说。”

  两人小声嘀咕完,徐莎径自奔赴村委会,一路上,碰到好几个老大娘,都恨不能窜到徐莎面前,六婶子拉住了徐莎,小声问:“虎妞儿啊,你嫂子咋带这么多人回来啊。”

  大河婶赶紧跟着点头,他也想知道。

  别说是她想知道,全村都想知道。

  古大梅一大早领着二十来个“兄弟”一起登门,足够让人震撼了。

  像是胡杏花之类的,在家里磨磨蹭蹭不肯出门,总是担心老徐家是来找她的。毕竟她昨天可是得罪了徐莎,虽然,最后跟徐莎没关系了,但是她总归是得罪过徐莎的。

  徐莎好不好惹先不说,古大梅娘家几十个兄弟,那肯定是不好惹的。

  她可不觉得,自己一个女人打得过这么多男人。至于他们村里的人……呵呵!

  她对这些怂包蛋不抱任何希望。

  就算是自家人,她扫一眼家里摔摔打打的嫂子,板着脸的父亲和哥哥,心里就分外的嘲弄,这些人,关键时刻哪靠得上哦,都是些靠不上的狗东西。

  胡杏花这边疯狂给自己加戏,打定了主意坚决不出门。

  胡老头看着她,板着脸,说:“你还不上山?”

  胡杏花:“不去!”

  家里人现在都看不上她,她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她原来还觉得重生了日子过得就会更好,确实是,她带领大家一起做点心也赚到了钱。但是该死的朱宝玉来了,他又来了。这倒是让她失了态。

  大队长发现她在黑市儿做买卖,立刻就管住了他们家,倒是断了他们家的生意。

  这下子好了,她在家中的日子一落千丈,人也越发的浮躁起来。

  想到这里,胡杏花就分外的恼火,这多管闲事儿的大队长,要管怎么不管陈三投机倒把?还不是欺负她不是老陈家的人。还有该死的徐莎,她明明会死掉的,为什么不死呢?如果她死了,只要她甜言蜜语一些,难道还糊弄不住老徐家的老虔婆拿到钱?还有该蹲笆篱子吃花生米的白莲花,要不是她一直跟自己不对付,她在村里的名声咋就能一落千丈?

  还有该死的小林州和土狗子,他们上辈子的机缘,到底是怎么找到的呢?

  她怎么就抢不到呢!

  总之,胡杏花觉得天下人都跟她作对,越发的浮躁起来。

  “现在秋天不上山,你还要什么时候上山?冬天不吃不喝吗?”陈老头看这个闺女真是十二万分的不满。他自认为他们家对闺女已经很好了,要知道村里可没几个姑娘读过书。

  他家胡杏花小学毕业,初中还读了一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