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节(1 / 2)





  僧人放下手,站了起来,对阿花说:“不必供奉我,你以后只要积德行善,多做好事,才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阿花拼命点头。

  嫂子的生产很顺利。

  阿花疑心这是因为那个僧人在这期间一直在不远处闭目念佛的缘故。

  总之,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嫂子连红糖水和鸡蛋糕都没用,就生下来了一个大胖小子,哭声嘹亮,拳脚有力,一看就知道无比康健。

  新生儿降生的喜悦驱散了些许笼罩在这个小院上空的悲伤,阿花和娘一起抱着孩子,与无尽苦难中也挤出一丝笑意。

  在男孩嘹亮的哭声中,一只巨大的黑犬从墙外跳了进来。

  黑犬浑身浴血,体侧还燃烧着好似来自地狱的黑炎,锐利的犬牙淌着腥臭的黑血。

  但是对上黑犬狰狞的形状,阿花心里却没有一点惧意,反而生出无限亲近与尊重。

  黑犬一阵风般跑到念经僧人身旁,乖巧伏下,从嗓子眼里发出乖巧的好似小狗撒娇般的呜咽声。

  僧人摸了摸他硕大的脑袋,问:“都处理完了?”

  黑犬低吼一声。

  僧人便垂眸浅笑,好似佛祖拈花一笑,眉目澄澈悲悯,双手合十再次颂起了佛号:“我佛慈悲。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3

  阿花聆听着僧人的教诲,似有若悟。

  她突然发现周围已经没有了哭叫声,只剩一片让人心安的恬静。

  她眨了眨眼睛,模糊间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僧人又摸了摸巨犬的脑袋,然后站了起来,合掌对阿花微微躬身,在阿花的愣神中,僧人和黑犬如泡沫般消失了。

  而后自四面八方传来神圣肃穆的佛音:“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4

  阿花只觉得全身沉静温暖,悲伤,痛苦,愤怒,怨恨等一切负面情绪似乎都离她远去了。在她看不到的世界里,无数浅淡的魂灵自尸体涌出,表情安宁地被度化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

  娘颤颤巍巍问道:“阿花,他是谁啊?”

  阿花定了定神,笃定回答:“他是菩萨。”

  作者有话要说:

  不,他是送子观音(滑稽.jpg)

  123引用《无量寿经》

  4是往生咒回文。

  第111章 我佛慈悲(19)

  黑云散去, 雨滴越下越小,电闪雷光也渐渐消隐。

  乐景不疾不徐在大街小巷穿行,以往平安祥和,热闹喧沸的县城此时只余一片精疲力尽后的沉默。

  蛮子终究是和给这个平静的小城造成了不可抹去的伤疤。

  他虽然已经尽力赶路, 但终究还是来迟了一步。

  也是多亏了有坤火作为他的护法, 否则他也不能这么快解决此事。

  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新生儿嘹亮的哭声。

  生死轮回, 生生不息, 不外如是。

  他从未小看过人类这个种族的生命力。

  他一边走一边轻轻念诵往生咒,为那些无辜枉死的冤魂超度。

  虽然看不到,但是冥冥之中他清晰感应到了有什么东西一层又一层缠在她身上, 无形间他的身体似乎沉重许多。

  这是缠上他的因果报应。迟早有一天他会遭受恶果反噬, 报应加身。

  乐景虽然是在净土宗修行, 但是因为他佛子的身份, 所有佛宗的佛经、佛法, 乃至不传之秘他都能学习, 所以乐景这十年来学习的东西很杂。

  他还记得几年前他曾经在金刚宗的一本典籍上读到过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金刚宗的前代长老, 觉悟禅师。

  觉悟禅师的金刚降魔杵下不知道倒下多少妖魔鬼怪、人渣败类的尸体, 虽是为了救人,但是他一生造杀业无数。

  可是他偏偏功德圆满, 立地成佛。

  因为他怀菩萨心, 行阎罗事。

  他杀人是为了度人。

  他是为了让恶人邪魔从恶苦中解脱, 消除他们的业障, 让他们重入轮回洗去罪孽,重塑纯净之身,早登极乐。

  因此被觉悟禅师杀掉的生灵对觉悟禅师都只有感激之心, 而没有怨恨之情。所以觉悟禅师才不沾因果,不造业障, 只有功德。

  可是乐景不是觉悟禅师。

  他也无法怀着慈悲心做事。

  认真说来,他不信佛,不信任何宗教,不信苍生,不信鬼神,只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