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7节(1 / 2)





  “巧。”

  她一个字答。

  “怎么个巧法?”他不放弃,就是要逗她。

  她两眼迷醉,吃吃笑了,赞:“能说会道。”

  “除此呢?”

  “能言善辩。”

  杨信也忍不住笑了。

  两人搂在一块,聊些闲话。

  杨信精心挑选着话题,此时此刻聊不了什么正经的,专捡不正经的,跟男女,跟床笫相关的说。他自是不敢提拓拔泓,也不敢提李益。莫名其妙地竟提到了杨骏,杨信问:“他怎么样?”冯凭就只是笑,一幅别有深意,不可说的样子。杨信又提起朝中几位模样长的不错的大臣:“其实这李因长得还有样。”

  冯凭两个字点评说:“恶臭。别让我逮着机会,总有一天他要死在我手里。”

  杨信说:“那徐济之呢?”

  冯凭说:“那是个老实人,你可别欺负人家。”

  杨信说:“那臣呢?”

  她那春。药的劲头还没过,意乱情迷地摩挲他脸,缠绵道:“好人,别的人再好,怎么能跟你比。我跟旁人只是逢场作戏,跟你才是真心实意。”

  杨信说:“拓拔泓呢?”

  冯凭轻轻笑说:“我跟他也是逢场作戏,他也不爱我。”

  杨信说:“我还以为他爱你呢。”

  冯凭说:“他小毛孩子一个,晓甚是爱。”

  杨信叹道:“他可不是小毛孩子了啊,我看他倒是真心待你。”

  她笑:“是不是真心又有什么差别呢,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跟他从来道不相同。”

  杨信叹息一声,抱着她头,揉了揉她头发,又低头亲吻了一下她脸。

  “真可怜的,老在受苦,不怕,以后有臣伺候娘娘,不惦那些人了。”

  杨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晚上再过来,冯凭正喝药,两人谈论着朝事,仍是平平静静的若无其事。兴许是相处的太久,熟悉太过,冯凭对杨信倒谈不上什么爱意,但是也并不烦,她乐意无聊的时候和他亲热亲热,打发空虚寂寞。一种有限的深情,让她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又不必承担太多负累。

  这种状态舒适、安全,冯凭暂时得到了安宁。

  冯凭过着极有规律的日子。她不问朝堂,韬光养晦多年,而今也开始关心世事。因为世事,确实在起波澜,朝堂上最近闹的不可开交,高盛独孤未几度邀请太后临朝,冯凭三拒之后,倒也答应了。

  自此,她陪着宏儿一同听朝。她不算正式的听政,也不坐凤位,而是坐在拓拔宏身边。她处事迅速果决,来了半天,就将朝中正争议不定的几件事吩咐明白,交代下去了。虽然颇有一些亲拓拔泓的党人不服,但眼下皇帝不在,且太后支持者众,所以我没人能站出来反对。

  刘威、贺木真叛逃一月,而今仍无下落,朝廷要求召高曜进京,看他是否有反叛嫌疑,或有之,当缉拿问罪,防止他和贺木真等人联合造反。这是元子推,李因等人的意思,高盛、孤独未反对。

  冯凭亦反对,说:“两个叛贼都抓不回来,你说他没二心,可能吗?这心思明摆着的,还用得着试探。但若说他真敢造反,那倒不见得。你要是真召他进京,他偏不来,装病、找借口,你怎么办?丢的不还是朝廷的脸吗?”

  李因说:“他若拒不奉召,正好坐实了他的谋反之罪,朝廷正好下旨革除他的兵权,将他拿下问罪。”

  冯凭听到这话,一转身,看了一眼李因,心道:这人倒是野心不小了。一个高曜,手掌西北兵权,拥簇甚众,他说拿下就要拿下,这口气还真是利落果断。拿下了他想做什么?想换谁?

  冯凭说:“他莫不是傻子吗?知道朝廷有这样的打算,他会束手就擒?到时不想反也得反了,惹出祸来,你去收拾?”

  李因说:“我大魏朝廷,还怕他一个高曜吗?要拿下他不是区区容易的事情。”

  冯凭笑了一声:“区区容易。这话说得好,到时候就请李大人你深入虎穴,亲手把他拿下,给朝廷立大功吧。要不然你就在京城坐等着,看他自己砍了自己头,亲手送到你手上来。”

  冯凭只感觉,这个李因——太张狂了。

  简直不知自己姓什么。

  李因极不喜她嘲讽口气,当堂和她怼道:“这些地方都督,坐拥强兵,朝廷但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要闹事。一向不服从朝廷的政令,但有不顺,动辄以兵相威胁,早晚都要反,不趁早着手清除,只会让他们越坐越大。臣之计之为朝廷着想,太后何来嘲讽挖苦?我一介文臣,难道朝廷也需要我一个书生去打仗了吗?我不能上马杀敌,所以连话也不能说了?”

  冯凭道:“我不是嘲讽挖苦你,也没说你不能上马杀敌就不该说话,只是凡事都讲个切实际。你说的这话不切实际。”

  李因说:“那娘娘拿出个切实际的方案来呢?怎么挽回朝廷的颜面?”

  两人针锋相对,不欢而散。

  回到永寿宫,她生了一阵气,直是被那个李因气的,恨不得这人早点消失去死!

  她忍着气,唤来杨信:“拟旨,起召。”

  远在长安的高曜,接到了太后的懿旨,本是一派沉着淡定的心,顿时惊动起来。

  太后多年不预事了,突然出山发了一道旨,必定有大由头。他连忙从左右手中接过旨来看。说是旨,其实是一封书信。太后在信上,将他狗血淋头地斥骂了一通,要求他“立刻把刘威、贺木真的人头送到京城来,否则就等着自己死吧。”

  高曜真有点吓到了。

  他打定主意朝廷不敢动他,毕竟这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朝廷真铁了心要动他,他也不定有胜算。他赶紧给太后回了一封书信,信里又是下跪又是磕头,又是诉苦,表示忠心不二,绝无谋反之心,称:朝廷要对付他们这些将领督护,要剥夺他们的兵权。他只恳求效命自保,求太后全他一条生路。

  冯凭看了这信,知道:这高曜还是怕的。

  她遂回斥他:不要跟我讲条件,立刻把两个人头交上来,饶你不死,其他的事情我不管。然后又说,交上二人人头后,可以由高曜兼任空出来的雍凉二州刺史,最后给他期限: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