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章(1 / 2)





  不过身为顾家辈分最高的人,焦太夫人骂谁,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谁也挑不出理,纵然许氏这个国公夫人,也得乖乖听训。

  随着焦太夫人的挥手,所有人退了出来,走在前面的自然是长房许氏等人。

  “嫂嫂请留步。”说话的是二房李氏。

  焦太夫人生了二子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便是顾经和顾国。

  余下还有三子顾济和四子顾民皆为庶出,顾济娶妻周氏,老国公在时为他请封了一个国子监录事的职位,任上表现平平,至今没有升迁,三房夫妻在顾家向来属于透明无存在感的那一拨。

  至于最小的庶子顾民,自太学学业圆满之后,便离家周游四方去了,一年到头很少回来,据说尚未成亲。

  “二弟妹有事?”许氏停下脚步。

  李氏道:“方才当着阿家的面,没有我开口的余地,如今明知有些失礼,但为了顾家,我也不得不说了。”

  换作别人的脾气,肯定会说“那你就别开口了”,然后大可拂袖而去,不必理会李氏。

  偏生许氏是个软脾气的,仅是微微蹙眉:“二弟妹这是想教训我?”

  顾香生听得暗暗叹气,这句话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气势上,首先就落了下风了。

  果不其然,李氏似笑非笑:“我岂敢教训嫂嫂,只是大兄在朝上失言,万一得罪贵妃,岂不祸及全家?不过女子在家从夫,以夫为天,想来嫂嫂说不动大兄,也情有可原,但若是连女儿都教不好,可就贻笑大方了。四娘大半夜的出门游玩,还与太子殿下同堂共食,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顾家女儿都是这等人呢,嫂嫂不怜惜你们长房女儿的名声,我膝下可还有三娘和五娘待字闺中呢,以后若是闺誉有损,怎生是好?”

  许氏口拙,被这一大顶帽子扣下来,张了张嘴,登时不知道如何回答。

  对于李氏的话,顾琴生和顾画生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顾画生脸上带着事不关己的看好戏表情。

  顾琴生则微微蹙眉,对李氏的话表现出不认同,但她张了张嘴,最后也没有说什么。

  许氏的反驳很是苍白无力:“二弟妹,你怎能这样说……”

  “婶婶这话,恕侄女无法苟同。”顾香生没有办法再沉默下去,她接上母亲的话:“阿婆训我,是因为我思虑不周,可能引致别人误会我们顾家与太子殿下的关系,并未说我有损顾家女儿的闺名,二婶婶不就事论事,反倒胡乱攀扯,这是何道理?连阿婆都未说我母亲教不好女儿,二婶婶这番话从何说起,难不成是阿婆私底下与你说的吗?”

  李氏冷哼:“大嫂,四娘没规矩,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方才阿家还让她抄一百遍《心经》呢,如今她转头就敢对我这个婶婶无礼,是不是还想再抄经一百遍?”

  顾香生道:“长幼有序,二婶婶先对我阿娘无礼,我为母出头,乃是孝道。再说了,二婶婶无礼在先,我这也是有样学样罢了。”

  李氏怒极反笑,她自然是说不过顾香生的,但眼前却有个可以让她揉圆搓扁的人,她正想讥讽许氏教女无方,顾眉生却忍不住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声道:“阿娘,阿婆还在里头呢,别吵啦!”

  话刚落音,里头便走出一人,正是焦太夫人身边的赵氏。

  赵氏先对顾香生道:“太夫人有令,四娘多抄《心经》五遍。”

  李氏顾不上幸灾乐祸,便听赵氏又道:“太夫人有令,李氏抄《佛说业报差别经》五十遍,戒口舌伤人。”

  最后那句话让李氏原本将欲出口的不服都吞了回去,虽然她心中依旧是不服气的,但鉴于焦太夫人的权威,好歹不敢再表现出来了,只得转身恨恨离去。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反过来说,能够让敌人受损也是件挺痛快的事情,起码顾香生就是这么想的。

  话说回来,焦太夫人虽然不大喜欢她,可也没有偏心到罔顾公平的地步,起码她作为大家长,把最先挑衅的李氏也惩罚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除了李氏之外,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包括顾香生。

  二房的人走了,赵氏朝许氏微微福身,什么也没说,转身回去了。

  跟随许氏回去的路上,顾画生当先发难:“顾香生,你以后做事能不能三思而后行?别平白无故连累了我们,还害得阿娘被太夫人训斥!”

  这话说得真是令人无力吐槽,顾香生淡淡道:“方才二婶婶奚落阿娘时,你怎么不开口?”

  顾画生:“她会奚落阿娘,还不是你招来的?!”

  顾香生冷笑,她不愿主动招惹是非,可也不是任人揉搓的软柿子:“二姐姐长了个脑袋,是光用来插头钗摆着好看的么?”

  顾画生大怒:“你敢说我头大无脑?!”

  顾香生好整以暇:“这可是你自个儿说的。枉你从头到尾旁观,却不知阿婆到底为何训我么?不妨让妹妹教你一教罢。阿爹在朝堂上说错了话,做错了事,阿婆自然是生气的,但阿爹身为国公,阿婆却不能不顾及他的颜面,若是罚了他,无疑是扫了阿爹的面子,也扫了咱们长房的面子,传出去还会被人笑话顾家内讧,身为阿爹的女儿,我代父受过,自然心甘情愿,再说我言行的确有不妥之处,阿婆身为长辈,为何不能教训我呢?”

  没等顾画生反击,旁边许氏便问:“阿隐,你是说,阿家其实并未对我们不满?”

  顾香生颔首:“阿娘自嫁入顾家以来,数十年如一日,战战兢兢,虽无大功,可也没有大过,阿婆素来公正严明,今日当众落你面子,想来想去也只是因为阿爹的事情了。”

  许氏面色迟疑,没有说话。

  顾香生心中暗叹,如果一个人本身性格就懦弱,那么别人就算想帮忙,也无济于事,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其实是至理名言。

  顾画生很不服气,还想再说什么,此时便见太夫人院中又出来一人,却非赵氏,而是另外一位年轻侍女青梅。

  青梅手中捧着一个小匣子,一反方才在太夫人跟前肃容不语的模样,笑意盈盈走过来,朝众人福了福身,又将匣子往顾香生那里双手一递。

  “这是太夫人命婢子拿出来赠与四娘的。”

  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那个匣子上。

  太夫人的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先是在众人面前训了长房一顿,而后又罚顾香生抄经,如今又出来送东西。

  顾香生接过匣子一打开,里面却是一把光华流转,莹润无瑕的玉戒尺。

  戒尺一头雕着神仙云游图,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所有人都愣住了。

  顾香生自己也很意外。